1. 企業服務觀——比客戶更清楚客戶最需要什么
客戶至上,用心服務,客戶是我們不能說不的親人??蛻魹槠髽I提供實現自身價值的機會,為企業提供就業機會和利潤來源,是我們的衣食父母,是企業至親至愛的人。在眾成企業,客戶永遠是對的,企業永遠不對客戶說不。
我們用心為客戶服務。我們竭盡所能滿足客戶,我們為客戶提供量身訂做的個性化服務;我們為客戶提供競爭對手所沒有的服務;我們為客戶提供超出其預期的回報;我們為客戶提供意外的驚喜。我們使客戶感覺眾成企業是他們最值得信賴的人,我們是他們問題的最好解決者,是他們最好的合作伙伴。我們用真心和真誠換取客戶的滿意和忠誠。

2. 企業形象觀——每一個員工都是企業的名片
我們每個人都是企業的形象大使,都是企業流動的窗口??蛻敉ㄟ^與我們員工的接觸來認識企業,我們的言行、舉止、做派就是企業的縮影。
企業內部有不同部門,部門內部有不同的員工,但在客戶眼中,眾成企業只有一個。我們每個員工都是企業活生生的代表,都是一個個縮微的企業實體。
員工與企業是利益共同體,兩者一榮俱榮、一損俱損。企業形象的好與壞,直接影響到我們每個員工的切身利益,員工塑造和維護企業的形象,就是在維護員工自己的利益。

3. 企業協作觀——無條件保證節點間的暢通
企業就是一個網絡,每個部門、每個員工都是一個節點。網絡的有效運行有賴各節點無條件暢通,任何一個節點中斷都會造成整個網絡的癱瘓。
客戶選擇眾成是在選擇整個眾成而非一個節點,是選擇整個企業而非某個部門或個人,是選擇無條件的暢通而非有條件的暢通。暢通是我們對客戶最大的責任,在“暢通”問題上,我們無權與客戶談條件,我們沒有資格單方面降低標準。無條件保證相臨節點的暢通,意味著我們必須保證本節點的順暢;意味著我們在保證本節點暢通的基礎上必須主動向前多跨出一步;意味著我們都有責任和義務保證上下道工序間的有效暢通;意味著后臺必須支持前臺,全員必須服從市場;意味著我們必須從全局和整體考慮問題。沒有其他節點的暢通,就沒有整個網絡的暢通。

4. 企業競爭觀——永遠比對手多走一步
我們歡迎競爭?!拔锔偺鞊?,適者生存”,競爭能使金子發光,競爭能激發人類巨大的潛能,競爭能喚醒企業無限的活力,競爭能優勝劣汰,競爭能使強者愈強,我們用雙手擁抱競爭!
我們有信心面對競爭。我們有優秀的團隊,我們有光榮的傳承,過去的成功和現有的資源賦予了我們參與競爭的自信。
競爭不是你死我活,競爭不是魚死網破,競爭是一種速度、氣度、風度的較量,是一種能量的相互促進。不管對手多么強大,不管我們面臨多大困難,我們都有信心比對手做得更好,我們永遠比對手多走一步。
5. 企業危機觀——最大的危機就是沒有危機
危機是安逸的影子,哪里有安逸,哪里就有危機。不管我們承認與否,不管我們愿意與否,危機總是客觀存在,始終伴隨著我們,事故時刻都有可能發生。
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,沒有危機意識是最大的危機。危機是普遍的,危機是客觀的,如果意識不到危機,危機會由潛到顯,由小到大,愈演愈烈,最后釀成災難性后果。
居安思危方能防患未然;居危思危方能化險為夷。不管我們取得多大的成績,不管我們面對多么誘人的形勢,不管他人怎樣褒獎我們,我們都要如履薄冰、警鐘長鳴!
危機既是挑戰,又是機遇,處理危機的最好方式是培養對危機的警覺,化危機為機遇。
6. 企業人才觀——以人為本,同舟共濟
公司最基本、重要的資本不是金錢或其他東西,而是員工。我們尊重每一個員工的人格和尊嚴,尊重員工的利益和價值觀的實現。
人才與企業是利益共同體,是相輔相成的。人才的成長決定企業的成長,企業的成長為人才的成長提供條件。人才與企業單方面的發展是有限的,只有共同進步,雙方的價值才能最大化。我們始終追求人才與企業的共同進步。
企業是學習型組織,是員工成才的學校。我們為人才的成長提供充分的機會和空間,每個員工都可以在企業的舞臺上施展自己的才華。在這里,普通員工可以成長為優秀員工,一般人才可以成長為優秀人才;在這里,高能力的員工將被給予挑戰性的工作,當他們工作時能夠體會到公司對他們的關懷和信任、能夠感到被需要,他們將愿意為公司的成長奉獻自己。企業是沒有天花板的舞臺,企業的機會永遠向員工開放。
能為企業創造價值的人才才是企業真正需要的人才。企業是贏利性組織,企業對社會的貢獻取決于企業自身的價值創造能力;同理,人才對企業的價值也取決于人才的價值創造能力。對企業來說,能不斷為企業創造價值的員工才是人才。 我們企業的員工,應當謹記,在這里,不是為了工作而工作、不是為了生存而工作,而是為了——創造價值,實現自我。
創造價值、賺取利潤是我們的目的,但是,人員,始終要放在第一位!
7. 企業成長觀——追求卓越,締造傳奇
追求卓越是眾成企業精神的重要內容,也是保證“尊重個人”和“客戶至上”得以有效貫徹的精神力量。對一個企業來說,有人說優秀是一種負擔——有許多責任和壓力;有人說從優秀到卓越是一種追求,永遠不可能達到。眾成面對紛繁復雜的競爭環境,必須逐步建立了三方面競爭優勢:
①戰略與執行要融會貫通。戰略與執行是魚與水的關系,相互依托,不可分割。戰略包括市場洞察、戰略方向、創新重點、和業務規劃。 執行是戰略得以順利實施的保證,它涉及到人員、正式組織、關鍵任務以及氣氛和文化等諸多因素。作為一個目標明確、愿景清晰的公司,一定要在制定戰略的同時去考慮戰略的可執行性。
②創新和轉型的融合。創新是態度,轉型是手段。很多企業重視科技的創新,但是創新不只在科技創新,還在于創新的業務模式。成功的公司應致力于發明與行業洞察力結合,用真正有價值的創新去推動生產力的發展。創新能夠改變人們思考問題的方式,轉型則要求不斷變化。這兩件事同時關系到戰略與執行,企業家們必須在制定戰略和價值觀時就注意強調創新,并致力于使業務模式與市場和客戶需求相配合,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來調整自己,向著一流企業模式和流程進行轉型。
③用高績效的文化來吸引優秀人才。除了需要持久以恒的價值觀,高績效的文化是留任并激發潛能的關鍵。我們的原則是找到最合適的人,用各種方法使他們得到鍛煉和培養,然后放手讓這些人去工作。我們應當創造一個健康的高度競爭環境,它所創造出來的氣氛可以培養出許多優異的人才。要使員工競相競爭取得工作成績,并且取了成績必將獲得應有的認可和回報,因此每個人都不可以自滿都要努力爭上游。要讓每個人都認為任何有可能做到的事,都一定能做得到。只要有工作力求完美的精神,以及擔負那些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的勇氣,這將使公司內很快便形成一種基調、一種精神,這便是樂觀、熱誠、興奮和進步的使命精神。
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,戰略與執行、創新與轉型、人才與文化是我們企業始終關注的問題。
